Thursday, April 17, 2008

手機記載生活系列 (1)


旺角。這個位置﹐之前開過了很多間小食店﹐一直都做不下去。這個位置其實距離人流最旺的女人街不遠﹐而且對面就是好景。做小食店這種要求「旺丁不旺財」的業務﹐明明應該會很「好景」的。但不知為何從來都開了一些不受歡迎的小食店。

肥媽開店後﹐生意極好。我不太好鹵水內臟﹐但鹵水紅腸又未得其神韻﹐雖然只吃紅腸﹐但亦覺甚為美味。鹵水味道清香﹐不過鹹。

幾星期後﹐電視台有人推介此店﹐遂廣為人熟悉﹐就開始出現長長的人龍。看見了﹐不禁輕嘆。


因為要見工的關係﹐到尖沙咀的歷史博物館走一趟。相比起其他國家的博物館﹐香港的歷史博物館其實毫不遜色﹐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假日想不到好去處的﹐又或者不想再龜縮在家只懂打機的 (這情景好像見過…)﹐尖沙咀的歷史博物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
西灣河太安樓東端﹐近二記餐廳﹐有一間生果店。店外有一隻懷了小貓的貓媽媽﹐快要分娩﹐胖得動也動不了﹐很可愛。


Delifrance 做推廣﹐一道煎魚一道炸蝦為主打。吃過之後﹐覺得不外如是。未夠飽﹐再跟友人叫一道「雪糕 + 心太軟」。竟然其味極佳﹐令人讚歎不已﹐至今仍回味無窮。


到超市「入貨」﹐貪便宜買了本地雞蛋﹐才發覺原來比家中原有的美國大雞蛋體形小很多。我還一時貪便宜﹐見它價錢便宜但雞蛋數目多了﹐不為意原來是小雞蛋。雪櫃的蛋格怎樣也安放不了那麼多雞蛋﹐還能怎樣?

雖然很麻煩﹐但還是燒紅了鑊﹐下了油﹐打了蛋漿﹐炒起蛋來。那邊廂取出小焗爐﹐放進家中僅有的牛油排包﹐慢慢的烘烤起來。

炒到一半﹐下一點牛油﹐頓時將一隻隻平凡的雞蛋變成炒蛋多士。雖然﹐跟天下無雙的「澳洲牛奶公司炒蛋多士」﹐仍相距極遠﹐但已吃得我滋味無窮。


油麻地廟街的美都餐室﹐裝潢非常懷舊﹐而且是真正年代久遠﹐而不是簇新扮懷舊。一直對裡面的飲食極感好奇﹐因為如此老字號的一間餐室﹐能屹立不倒﹐又能不換上時髦的裝潢﹐必定有其獨一無二的賣點。

照片中是美都的招牌菜焗排骨飯。的確甚特別﹐但除此之外﹐食物質素不見特色。

百思不解。



公司從來都不喜歡安排吃晚飯﹐因此從來都沒有 Annual Dinner, 只有 Annual Lunch。而剛巧兩位丹麥老闆都很喜歡日本菜﹐於是公司的傳統就是每一年的農曆年假後﹐找一天來全公司一起 Annual Lunch, 而基本上都一定會是日本菜。

我愛死這個傳統了。

今年我又有幸出現﹐能吃到這一餐盛宴。選址東角中心的「和三味」。大家每人都選擇了八百多元一位的和牛套餐﹐或接近二千元的二人套餐一起分享。另外還有鐵板燒(表演)﹐無限量的啤酒﹐和無限量的日本清酒 Sake。當中﹐以 Sake 最好喝﹐連我這個不太好酒的人﹐也覺得真的很好喝。原來真正的好酒﹐可以是如此易入喉﹐如此芳香﹐如此教人甘心為它醉。今日一嚐﹐令我對「 清酒」這兩個字﹐有了全新的評估。


在渣甸坊的「拖肥」



上海三六九的酸辣湯﹐醉雞。不覺得有何驚為天人之處。



一直見到網上有人讚賞 Puerto Rico 是近年少見好玩的策略性版圖遊戲﹐但鑑於缺乏耐性和理解能力低的問題﹐一直都看不懂它的說明書。在一知半解下與朋友嘗試玩一次﹐後果是不歡而散。後來到了 Jollythinkers 得到註場 tutor 指導﹐於一個小時之內速成了。

原來﹐San Juan 比較好玩。

相中是 What is Café 的「後備場」。原來於週末顧客人數眾多的時候﹐店主們會向旁邊的私人補習社租用他們的大課室﹐作為後援。檯上的一條條用電線膠紙貼出來的線﹐應該是用來分隔小朋友的 “User Area” 吧…真有趣


非常極度狐疑誰發明 / 發現這種東西的。

為甚麼是汽水不是茶?
為甚麼是可樂不是七喜?
為甚麼是薑不是蒜頭?
為甚麼是檸檬不是雪梨?
為甚麼是熱的不是冷的暖的?
怎麼可能想到煮汽水?
怎麼可能聯想到醫治傷風感冒?

一杯檸樂煲薑﹐跟餐加$9。老闆很體貼﹐一見到我這幅病貓樣子叫檸樂煲薑﹐就懂得問我﹕「要多薑的吧?」

果然﹐還未下班﹐感冒已經痊癒了八九成。強得沒話說。

比起其他香港地道飲食文化﹐除了很有代表性的蛋撻﹐街邊魚旦之外﹐怎能遺留了這一杯「檸樂煲薑」?蛋撻能治感冒嗎你說。


跟家人遠赴粉嶺雲泉仙館拜山﹐路遠迢迢得像行路上廣州一樣。午後共膳於齋堂﹐齋堂外有一隻外表醒目的白鸚鵡﹐原來在吃橙。鸚鵡會用一足支地一足吃橙尚不為奇﹐奇就奇在﹐你細看牠在吃一個部份?

猜對了﹐相中的牠尚未開始吃﹐牠在挑橙核。輕輕咬下去﹐用巨大的喙準確的咬著細小的橙籽﹐然後再吐出﹐面上再帶個不屑的表情﹐像是說「今天又是吃橙﹐天天都只是吃橙」。整個情景尤像「阿伯食橙」一樣﹐好不惹笑。


馬克王子不幸惹上窮兇極惡的牛蜱﹐一粒比米粒還小的牛蜱就一口吸掉三千元﹐好昂貴。


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﹐鰂漁涌的幾條街還只是很寧靜的舊樓區﹐只有幾間車房﹐很地道的食品店﹐幾間廢紙回收﹐一兩間地產公司﹐僅此而已。

太古坊開幕以後﹐成功吸引很多大型跨國公司進駐﹐周邊的飲食﹐都慢慢地轉變起來。露天餐廳﹐高級餐廳﹐酒吧﹐漢堡包﹐咖啡店﹐拉麵﹐甚麼都有。從前只有碟頭飯的一條街﹐變了幾條街的小蘇豪。不只這一邊﹐近太古城的那一邊亦是。

經 Openrice 介紹﹐認識了這一間函館元祖拉麵。這一碗鹽味牛油拉麵﹐叫我上癮﹐吃完再吃。唯價錢要七十元一碗﹐亦似乎太貴。


No comments: